1、按学科招生
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大类招生形式。这种招生方式中的专业类所包含专业一般具有学科相近性,把一些特点相似或者具有相同属性的系科或专业方向合并在一起招生。等大二或大三再分流到不同的专业进行具体专业课程学习。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大类招生”的招生模式,在“双一流”高校中,已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可见大类招生渐成趋势。什么是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有哪些模式?对考生报考又有什么影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来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
例如: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统一以“植物生产类”招生,考生若想选择其中某一个专业,填报时只需填上“植物生产类”即可。
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两年(有的是一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学校要求、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选择具体专业。
1、按学科招生
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大类招生形式。这种招生方式中的专业类所包含专业一般具有学科相近性,把一些特点相似或者具有相同属性的系科或专业方向合并在一起招生。等大二或大三再分流到不同的专业进行具体专业课程学习。
2、按院系招生
按院系招生的高校,一般是一个学院或系,按一个或几个大类招生。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成绩等,再在院系范围内选择专业。
3、按“基地班”“实验班”模式招生
还有一些学校是以“基地班”、“实验班”的形式进行招生,如北京大学的“工科实验班类”,浙江大学的“工科试验班”等。当然,不是所有的实验班都按大类招生,还有很多高校的实验班是入校以后再进行选拔的。
实行大类招生,是高校招生的一种基本策略,原本是高校希望能够给学生更多时间了解大学专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但是现在部分高校实行大类专业招生,都是把冷门和热门专业混搭在一起,以提高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如此举措给学生和家长都带来了困扰:
第一,高考报考定位困难。
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同一专业或相似专业不同学校的分数,还要考虑大类招生中各专业本身是不是“值”这些分。
第二,学生家长担心分流,学校有可能错失人才。
专业分流时,部分高校直接满足学生报考意愿,部分高校根据学生报名择优录取。如果大类里包含的方向关联性较强还好,如果有那种方向完全不同或者差距较大的专业,很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错过自己本来想去的专业方向。
同时,还一部分在高考报考之前就明确自己心愿的学生,也可能会因为想避免分流“意外”索性直接放弃原本目标的院校,从而导致学校错失人才。
第三,加剧大学期间学生“内卷”。
大部分高校专业分流以绩点为重要参考依据,比如志愿同为“新闻专业”,绩点相差0.1分,就可能被分到信息管理。这就使得大学生们为了能够进入更好的专业,从大一开始就“互卷”。
当然,除了上面这些缺点,大类招生也有优势。
第一,避免选择盲目性
第二,减轻报考压力
第三,培养复合型人才
大类招生结合大类培养以及通识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实现学生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同学将来走入社会之后综合能力的展现。
第四,侥幸“捡漏”圆梦理想大学、专业
有人担心被分流到冷门专业,就有人愿意抓住这个机会,争取逆风翻盘。尤其是对于那些分数刚好够到理想大学的最低线,又不够自己理想专业的学生,通过大类招生先考进学校,可以争取一年或两年的时间继续努力,挺进理想专业,实现逆风翻盘。
目前关于大类招生的社会评价已经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教育部此次规范希望可以减少其中的弊端。
1.综合考量一致性,了解专业分流方式
填报大类招生专业志愿前,考生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与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前景是否一致。同时了解清楚院校专业分流的时间和方式,不同的分流方式决定了学生未来进入某个专业的难易程度。
目前,国内高校大类专业分流模式大致有两种:
一是基于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因素分专业。这种模式最直接的影响是,排名在后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有些学生可能是为了某个专业才选择大类专业,可在选专业时,受成绩排名等影响,难以选到目标专业。
二是直接按照学生意愿选专业。这种方法看似更科学,但操作起来很困难。在实际中,大部分学生更乐意选择“热门专业”,这样一来,“热门专业”扎堆,人数太多难以吸纳。
当然,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实行按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的高校也不是所有学科或专业都按大类招生。这一点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要详细阅读高校的招生计划,搞清哪些学科或专业是按照大类招生的,哪些学科或专业是依然按照专业招生的。